|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環境心理學(2023心理諮商人才培育夏季班) 教師: 劉威德 |
2023/6/26 ~ 2023/8/31 9小時/9週 (尚未開始) |
|
摘要 ※本課程開放報名時間5/15~6/23 ※本課程7/03正式開始,6/26~7/02為準備週供學員測試帳號和預習 本課程建議學群為【社會心理學群】 本計畫為線上課程,學生需在正式上課日後,自行安排時間至ewant 育網開放教育平台觀看課程影音內容,並於各課程進度規定期限內完成線上測驗、繳交線上作業 Ø 報名資格: 申請計畫的甄選條件共有四種,符合其中一個條件即可參加本培育計畫,
Ø 若欲報名課程,請至計畫網站報名,相關資訊請參考網站說明與介紹。 Ø 課程簡介 環境心理學是探討在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之中,人性的外在行為表現與內在認知過程。藉由外在環境的角度,分析研究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因此本課程的提示語採用:人類影響環境,環境改變行為,歡迎收看環境心理學。由此提詞足以勾勒本課程立論的宏觀主旨。 |
課程目標 本課程先從個人的心理因素探討人對於外在環境的感覺(sensation)與知覺(perception),從物理環境的訊息輸入到個體的接受系統,進而探討訊息的處理系統,也就是認知(cognition)。包含個人對於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主要的環境刺激因素的接受、察覺與反應。 都市化將更多人聚合在城市的空間中,為了讓都市生活可以方便有效運作,於是人們做了許多的建設,改變了自然環境,創造了許多的人造環境,例如社區住宅高樓、交通、網路、公共設施等。而這些被人們改變了的環境,又回過來影響人們的行為,例如經濟發展、犯罪、噪音、空氣汙染、塞車等層出不窮的都市問題。 人群之中無可避免的會面臨空間的分配與空間使用的界線,分享與占有有空間,最好必須和諧有秩序,但有時面臨衝突,面臨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以及壓力的調適,也是環境心理學家的探討課題。 本課程一開始就勾勒出「人類改變環境,環境影響行為」的立論方針,在基於學理分析個人對於自然與人造環境的感覺、知覺、認知心理因素,據以從都市生活環境闡述正面的效益以及反面的城市犯罪與各種環境汙染問題。又引用古典環境模式試圖調和現代生活環境的規劃觀點,有助於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設計。在美感、多元文化與環境永續取得較為平衡的發展。
|
課程直播及面授時間表
◎線上即時互動將會由中華國際創新教育資源交流協會負責提供技術服務,協助教師與學生的連線事宜。 |
授課教師
|
課程進度表 單元 1:環境心理學的定義 單元 2:環境態度與行為 單元 3:都市生活環境 單元 4:個人空間距離影響因素 單元 5:噪音與社會行為 單元 6:天氣氣候與人類行為 單元 7:設計與人性 單元 8:空間環境規劃的古典模式 單元 9:公共資源的兩難與社會困境 |
課程內容本課程先從個人的心理因素探討人對於外在環境的感覺(sensation)與知覺(perception),從物理環境的訊息輸入到個體的接受系統,進而探討訊息的處理系統,也就是認知(cognition)。包含個人對於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主要的環境刺激因素的接受、察覺與反應。 都市化將更多人聚合在城市的空間中,為了讓都市生活可以方便有效運作,於是人們做了許多的建設,改變了自然環境,創造了許多的人造環境,例如社區住宅高樓、交通、網路、公共設施等。而這些被人們改變了的環境,又回過來影響人門的行為,例如經濟發展、犯罪、噪音、空氣汙染、塞車等層出不窮的都市問題。 人群之中無可避免的會面臨空間的分配與空間使用的界線,分享與占有有空間,最好必須和諧有秩序,但有時面臨衝突,面臨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以及壓力的調適,也是環境心理學家的探討課題。 本課程一開始就勾勒出「人類改變環境,環境影響行為」的立論方針,在基於學理分析個人對於自然與人造環境的感覺、知覺、認知心理因素,據以從都市生活環境闡述正面的效益以及反面的城市犯罪與各種環境汙染問題。又引用古典環境模式試圖調和現代生活環境的規劃觀點,有助於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設計。在美感、多元文化與環境永續取得較為平衡的發展。 本課程也探討自然災害與人為災難的認識與因應。為了人類文明與經濟的發展,可以兼顧到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
|
評分標準 平時客觀測驗:佔總成績30% 平時作業:佔總成績10 % 瀏覽影片:佔總成績30 % 期末考:佔總成績30 % ※ 本計畫將舉行一次期末實體面授,地點將訂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詳細地點將另外確認)。 ※成績將於實體面授課後20個工作天內發佈。 ※證書將於公佈成績後20個工作天內寄發。 |
通過標準 課程及格標準:60分滿分:100分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具備基礎心理學之相關知識即可,適合所有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學習者修習。 |
建議參考書目 Bell, Paul A.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Gifford, Robert.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Kopec, David Ala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for design 麥安竹/危芷芬譯/McAndrew Francis T著。環境心理學 蕭秀玲譯/莊慧秋譯/黃漢耀譯。環境心理學 鄒塞/關華山譯/Zeisel, John著。 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 朱建軍主編/吳建平主編。生態環境心理研究。 貝爾/聶筱秋譯/Bell, Paul A.。環境心理學。 徐磊青/楊公俠。環境心理學:環境, 知覺和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