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與細菌
陽明交大人才培育

醫學與細菌

人才培育計畫

(2023生醫人才培育秋季班)
教師: 褚佩瑜

開課時間: 2025-05-12 ~ 2025-06-20

審查費: 300

審查費-加入購物車

課程費: 5200

(特定補助資格者費用全免!)

課程資訊以Ewant平台公告為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與細菌(2025生醫人才培育夏季班)

教師: 褚佩瑜

高中MOOC-高中人才培育計畫

2025/06/23~2025/08/29

8小時/9週 (尚未開始)

 

 

摘要

※本課程開放報名時間04/23~06/20

※本課程06/30正式開始,06/23~06/29為準備週供學員測試帳號和預習

課程建議學群為【醫藥衛生學群】、【生命科學學群】

本計畫為線上課程,學生需在正式上課日後,自行安排時間至ewant 育網開放教育平台觀看課程影音內容,並於各課程進度規定期限內完成線上測驗、繳交線上作業

本課程提供免費試閱片段,敬請點選下方試閱:

試閱1-1

Ø 本次課程目前僅開放給人才培育計畫錄取學生

Ø 報名資格:

申請計畫的甄選條件共有四種,符合其中一個條件即可參加本培育計畫,
(以下條件四選一作為資格審查文件外,自傳檔案為必須上傳之項目:如何點選審查自傳上傳區域)

  • 班級學期總成績前20%
  • 就讀學校的老師推薦函
  • 自我推薦函-就讀學校老師簽名
  • 特殊班(數資班、語資班、科學班、高瞻班等)證明(須附上特殊班相關證明或提供學校與班級名稱)
     

Ø 相關資訊請參考網站說明與介紹

01.jpg

高中人才培育說明

Ø 課程簡介

本專業進階課程「醫學與細菌篇」從目前熱門的生物相與人類健康與疾病的相互作用開始,進入細菌的分類、構造、毒力、遺傳和防治方法;並以著名的致病菌為例來呼應概念,最後以器官感染為本篇的總結課程。各堂課由淺入深配合學習活動,從抓取及轉化關鍵字開始來建立「點」,邏輯排序及比較來建立「線」的關連,進一步組裝成「面」的概念地圖,最後串連知識的時間、空間,成為多維的脈絡。

Ø 課程特色:

每章節以熱點新聞導入課程,介紹基本概念知識,抽取基本元素共同屬性,予以分類介紹重要的致病菌,最後討論此感染症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定途徑以與進入課程的新聞相呼應,說明如下:

(1)以「動動腦」時事新聞等,提出動動腦問題引起學習興趣。

(2)以「重點與難點」導入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及難點。

(3)各單元內:

以「單元導覽」指引單元學習大綱、學習架構

以「單元教材」帶入教學內容

以「小試身手」題目引發的思緒、深入理解、分析評估及判斷,並在註解中給予細節、連結過去知識及未來課程

以「概念地圖」強化學習重點

(4)「延伸閱讀」連結網路科技新知、報告及影片,搭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專業素養。

(5)「關鍵詞彙」作名詞解釋,給予概念細節。

(6)「課後測驗」以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與評鑑等不同層次題目來檢驗學習成效。

 

課程目標

學生修習完本課程後,能運用「向上抓核心、平行找關連、向下連細節」,統合醫學與細菌的關鍵知識(點、線、面、維),將知識結合日常生活的分析判斷,來累積專業素養,應用分析與理解題目能更有效掌握學習成效。

 

授課教師

 

褚佩瑜 老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教授

download.php?id=511&area=teacherfiles

 

課程進度表

單元 1:ewant平台簡單上手

單元 2:微生物與人類

單元 3:細菌學概念

單元 4:【第1次同步遠距-如何面對大學中的專業英文】

單元 5:革蘭氏陽性細菌與結核菌感染

單元 6: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I)腸內菌

單元 7:【第2次同步遠距-如何有效的組裝概念地圖】

單元 8: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II)非腸內菌

單元 9:厭氧菌與螺旋體感染

單元 10:黴漿菌、立克次體、披衣菌感染

單元 11:器官感染

單元 12:【第3次同步遠距-如何精準地回答問題】

單元 13:【第4次同步遠距-如何面對大“烤”】

單元 14:期末考試

單元 15:線上即時互動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以芝麻開門相關時事新聞為起點,重點與難點為單元目錄,才進入課程。每課程都分為六個主要單元,每個8-12分鐘。每單元都以單元導覽開始先引導內容大綱,進入課程,最後以概念地圖統整知識結尾,再輔助以相關題目小試身手檢驗思緒及作形成性評量。課程安排如下圖:

前二章概論,介紹基礎原理,由基礎原理擴充對照到個論部分,最後一章以器官感染統合課程內容。課中小試身手、課後延伸閱讀及期末考來考核學習結果。

 

上課形式

本課程分為六個主要單元,概論及總論部分六個單元,到各論部分前四單元課程介紹,第五單元為課程內容的比較與對照,第六單元為這章節微生物目前有哪些難題和解決方式。一上課芝麻開門為相關時事新聞,重點與難點為章節目錄,各單元以單元總覽開場,概念地圖結尾,接著小試身手做形成性評量。

※線上互動課及實體面授課時間表

日期

主題內容

互動方式

2025/07/08(二)

19:00-20:30

第一次線上即時互動

線上即時互動

2025/07/28(一)

19:00-20:30

第二次線上即時互動

線上即時互動

2025/08/08(五)

19:00-20:30

第三次線上即時互動

線上即時互動-

2025/08/23(六)

10:00-15:30

10:00-12:00 期末考

12:00-13:30 午餐

13:30-15:30 課堂活動

視疫情情況調整,請留意課程公告

實體面授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保留課程時間與課程形式調整的權利
◎線上互動將利用google meet,於線上即時與修課學生作互動授課,將會由中華國際創新教育資源交流協會負責提供技術服務,協助教師與學生的連線事宜。

◎如遇天災、地震、颱風、疫情、停電、罷工等不可抗力或非可歸責於主辦單位之事件,主辦單位保留變更活動日期與方式之權利。

◎因應疫情、天災、事變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活動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公告於平台。 

 

評分標準

分數達60分級格即可取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頒發紙本【結業證書】

評分標準:

(1)課後測驗:有 8次測驗,各次測驗的分數占總成績 4%,合計共 32分

(2)課後作業:有 1次作業,每份作業的分數占總成績 25%,合計共 25分

(3)課間表現:於討論區或線上直播提問或回答問題(非是非或選擇),合計最多獲得 27分(參加互動+3分/次,請假並且有觀看直播影片+2/次)

(4)期末測驗:測驗分數占總成績 16%,共計16分

※同學必須在八週之內於任何一次的課後問題討論區進行1個提問、2個對於同學問題的回答、將3個問題或同學回答優化

 

舉例:

提問: 請問可以利用那些染色方法檢驗分枝桿菌?

回答: Ziehl-Neelsen stain、Kinyoun stain、Auramine-Rhodamine stain

優化:

現行臨床分枝桿菌檢驗方法主要有二

1.螢光染色

以螢光染料Auramine-Rhodamine作為染劑,主要利用Auramine O與抗酸菌細胞壁mycolic acid具親和性之特性。螢光顯微鏡下背景呈現黑色或暗紅色,菌體呈橘黃色螢光。

2.抗酸性染色Acid fast stain (Ziehl-Neelsen stain、Kinyoun stain)

結合分枝桿菌細胞壁中含有豐富的脂質(mycolic acid)故不易染色,一旦與carbolfuchsin(石碳酸複紅)染劑形成複合物,因為其具有抗酸性的特色,所以不會被酸性酒精脫色,所以結合分枝桿菌利用油鏡觀察之下為紅色,而背景呈現藍色,最後再以臨床訂立的標準判定結核桿菌價數。)

 

作業評分標準:

評分目的: 學習目標引導課程評量 課程評量引導學生學習

(1) 準時繳交(10%):

    ・為鼓勵在期限內準時繳交者,只要準時繳交即可獲得這 10% 喔!

(2) 創意巧思(10%):

    ・會評斷文章挑選趣味性或所下標題創意性來給分

(3) 自我概念整理(25%):

・將文章以自我理解方式進行整理出一份結論及關鍵論點

・製作概念地圖(具方向性, 區別性, 層次性與邏輯性)

(4) 符合作業規定標準(20%):

・符合老師要求及助教要求之作業規定

(5) 用心度(35%):

・作業編排

・內容度

・上述 4 項評分完成度

《加分區》:

(1) 直播時回答問題或於互動遊戲中表現優異

(2) 受助教邀請於直播中分享優秀作業

 

※本計畫需舉行一次的期末實體面授,地點訂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新竹光復校區(考場資訊將另以公告通知)。

※實體面授成績將於實體面授課後 30個工作天(不含假日)內發布。

※課程總成績將於課程結束後 20 個工作天(不含假日)內發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頒發的紙本結業證書將於公佈成績後30個工作天(不含假日)內寄出。

 

通過標準

課程及格標準:60分滿分:100分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基礎生物

 

建議參考書目

Medical Microbiology, Patrick R. Murray, Ken S. Rosenthal, Michael A Pfaller, MosBy Elsevier,9th ed.,2020.
Textbook of Diagnositic Microbiology, Connie R, et.al., MosBy Elsevier,6th ed.,2020.
Bailey & Scott'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Patricia Tille, Elsevier Science, 14th Edition, 2017